【信息时间:2022-05-16 阅读次数: 】
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上海市地震局围绕“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主题,在疫情环境下主动探索,积极求变,充分发挥融媒体聚合效应,用“看”“听”“玩”等多种方式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全民广泛参与,营造了全社会关注防震减灾的浓厚氛围。
目不转睛,科普作品“看起来”
结合年度宣传热点,组织专家团队聚焦“防范化解地震安全风险,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撰写发布主题科普文章,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现代化地震科技手段提升城市响应与决策速度、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和消除城市风险隐患等科普知识。新一季《震相大白》推出“读懂地震信息”“无敌破坏王之地震灾害”“震不倒的房子”等 4 张主题科普长图,以简洁明了的卡通场景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效输出地震知识,获得了网友们的多次点赞和转发,阅读量达 2 万余次。
聚精会神,科普知识“听起来”
聚焦青少年群体和老年群体,联合防震减灾融媒体建设战略合作伙伴上海新闻广播,共同策划制作多个主题广播节目。邀请 5 位上海市防震减灾科普小大使录制“三言两语说地震”短音频节目,从青少年的视角,用童声童语每日在上海新闻广播FM93.4《十万个为什么》节目中细说地震知识。上海市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周伯昌在防震减灾特别广播节目中畅聊“减轻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话题,就如何做好灾害风险防控、上海的房子到底能抵御多大的地震等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探析讨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掌握防震减灾知识的热情。
大显身手,科普活动“玩起来”
充分利用“互联网+地震 ”模式开展科普宣传,策划举办了上海市防震减灾线上知识竞赛,并广泛动员新云台中学、崇明中学、市西延安中学、浦东新区华高小学等国家级、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学生参赛。组织开展“防震减灾,DOU来行动”——第二届防震减灾科普随手拍短视频活动,重点发动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崇明中学学生和上海市防震减灾科普小大使积极参与,并通过线上教学方式开展专家指导,凸显视频科普的科学性,提升视频表现的艺术性。从300 余份随手拍科普视频中精选相关作品,在上海防震减灾融媒体平台发布 7 期成果,以“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方式,重点普及“伏地、遮挡、手抓牢”的科学震时避险姿势,切实提高青少年群体地震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除此之外,上海市地震局利用防震减灾融媒体平台,通过开设网站专题、设置微博话题、联动中国地震局“震知道”和“上海科技”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各项主题活动。宣传周期间,上海防震减灾融媒体平台共发布信息60余篇,累计阅读量逾21万,联合上海新闻广播制作的专题广播节目累计收听人次逾 30 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上海市地震局上下齐心,多平台演绎,调动受众感官,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主题明确、技能准确、知识精确的防震减灾科普盛宴,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