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上海疫情多发频发,自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形势最为严峻,挑战最为艰巨,情况最为复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风险和底线意识强烈的地震人来说,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震情跟踪应急准备是头等大事。3月28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上海市地震局党组按照上海市委和中国地震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严格落实“保基本、保日常、保监测会商、保应急力量”的工作要求,迅速启动《疫情封控期间上海市地震局地震应急处置方案》,陈乃其副局长、王硕卿二级巡视员靠前指挥,18名干部职工主动驻守局本部;在中心站两位站领导的带领下,7名同志分别坚守在佘山和崇明两地。从那一天起,全体值守人员开启了日夜坚守“逆行”时光。监测预报、科普宣传、信息网络与行政值班人员24小时无休无替,默默坚守各自岗位。25名值守者暂别小家,投入到只有方向没有退路,不知归期的战役之中,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保障基础工作运转。
做好监测会商
4月19日,已经是毕波、孙冬军、邵永谦、冯策吃住在监测值班室的第20天了,为力保地震监测业务的正常运转,他们4人肩负起了上海地震台的地震速报值班和震情值班的工作,共处理各类地震事件29条。20天来,他们按照工作流程,做好定时巡检,统计台站运行率、地震编目等各类数据上报上传等工作。
地震预报室的温燕林和赵文舟,每日上午9点和下午3点,检查各台站仪器网络链接情况,中午11点计算每日仪器连续率、完整率,填报每日监控日报、值班日志等。此外,2次周会商,修订震情短临跟踪和会商研判技术方案,流体学科和地电学科观测评比资料的整理工作,一样没有落下。
坚守地震台站
3月28日凌晨3点,上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进行核酸筛查,佘山中心站崇明办公点属于第一批封控的有人值守台,3月27日傍晚,龚耀副站长接到指令,第一时间和朱培育、张艺两位同志收拾好了行囊连夜奔赴台站,于当晚10时入驻。驻守期间,龚耀一方面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确保各类观测仪器设备的连续稳定运行和地震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寿海涛、钟卫星、沈卫东、叶青坚守在佘山办公点。每天早晨8点前,值班人员吃完早饭,就要收取流体、电磁、形变等数据,等完成数据处理、分析、撰写和上报等一整套流程后,已接近中午。3月底4月初正是各学科要求报送评比资料的时间,所有在岗的工作人员下午和晚上又要投入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在封控的这段时间里,作为中心站的负责人,寿海涛不仅要落实好党组的各项决策,管好业务工作,还要保障好值守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食品供给,就算在食品物资补给暂不到位的情况下,也能带领大家互相打气、积极应对。
巾帼不让须眉
办公室的毛慧慧,一人分饰多角,收发员、情报员、联络员、安全员、保密员……,每天坚持做好各级各类文件的上传下达,确保公文有序流转。汇总、下发二季度重点工作和年度工作考核要点,保障年度工作有序推进。多次通过值班信息或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中国地震局报告我局疫情防控和主责主业推进情况。
刘子一作为科普宣教室骨干,牵头筹备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组织和培训选手参加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半决赛,积极推进上海防震减灾融媒体中心建设,多次组织开展线上业务交流和网站后台管理专题学习,统筹信息发布工作,局融媒体矩阵累计发布信息45条,阅读量逾100万次。
信息应急室的顾玥琪,独自完成三月暨华东片区第一季度应急演练和报告的撰写,保障指挥大厅视频会议系统的正常使用,协助完成网络漏洞排查及应急控制室机柜故障等各种棘手问题。
后勤服务给力
赵玉伟和黄北金是此次封控期间的后勤保障“总调度”和“勤务兵”。每天,他们为集中办公人员提供正餐和牛奶、饼干、水果等。部分青年职工向局里反映,因小区有确诊病例一直处于封控状态,生活物资严重告急,局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多方协调,打开一条“爱心物资传递”通道,赵玉伟身穿“大白”雪中送炭,将生活物资运送至所需职工手中。黄北金给每位集中办公的同志分发酒精消毒湿巾、医用手套等防护用品,每日督促职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管理,落实防疫封控要求,直至目前所有集中办公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保障值班值守
行政总值班岗位需要确保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应急队伍需要随时待命。自4月1日以来,由宋思峻和陈越负责日常值班,裴锋、李斌和江宁驻局备班,每日完成设备检查、热线电话转办、震情和值班信息报送、局办公区域常态化巡查等各项值班工作。
截至目前,值班人员进行每日常态化巡查40人次,接受消防点名7次,及时传达中国地震局重要指示批示2次,及时处理大雾、大风、雷电、暴雨等自然灾害预警信息10次,并针对4月8日台湾5.3级地震、4月11日台湾5.1级地震以及4月15日青海海西德令哈5.4级地震事件做好应对和报送工作。
“虽然因为疫情防控,城市运行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但我们集中办公的这支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在封闭20多天,坚守阵地,确保上海防震减灾工作不断不乱。”“队长”陈乃其动情地说,“大家克服困难,默默坚守岗位,无一人退缩,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正能量,展现了上海地震人的风采和作为,诠释了地震人的奉献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