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10-22 阅读次数: 】
提起花莲这个美丽的地名,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有壮丽的风景,独特的文化,同时还伴随着高度频发的地震。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到那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吧!
花莲——躲不开的地震宿命
1951年10月22日,台湾花莲近海连续发生两次强烈地震,震级分别为7.3级和7.1级。地震影响范围甚广,台湾全省普遍有感,远至600公里以外的香港等地明显有感。台湾以花莲、台东两县破坏最重,包括高层建筑、钢混结构建筑在内的建筑物均遭破坏。地震共导致68人死亡,736人受伤,6000余人无家可归,破坏房屋仅花莲一地即达1000余栋。主震发生后至10月26日,发生余震280次,无感余震1044次,至当年年底共发生余震2500多次。余震范围极广,其半径达50公里。
据统计,近一百年来台湾地区共计发生Mw6.8级以上地震40次,平均每2.5年发生一次6.8级以上地震。这些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花莲、台东陆域及其东部海域地区。1951年10月至11月,花莲及其附近地区发生了4次7级以上地震。2018年以来,花莲地区6.5级以上地震一直比较活跃。2018年9月18日的6.9级地震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
相信大家对今年4月3日花莲7.3级地震仍记忆犹新。截至4月27日上午6时,地震已造成18人死亡,1155人受伤,另有2人失联,累计观测到1303起余震,其中6级以上余震5起。这次地震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且严重冲击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计。
地震对周边地区的铁路运营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铁路部门采取了应急响应和安全检查措施,如临时封锁或限速运行等。
2024年4月3日花莲地震中倒塌的房屋
2024年4月3日花莲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崩塌导致交通中断
另外,尽管震中位于台湾花莲县海域,但福建沿海地区也有明显震感。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区的高层建筑也报告了震感。那么,为什么花莲地区会如此频繁地发生地震?
花莲——在板块碰撞中求生存
台湾造山带构造框架、地震简图及东西向剖面图各单元缩写为:TSB-台湾海峡盆地;CP-海岸平原;OFH-外麓山带;IFH-内麓山带;HR-雪山山脉;CR-中央山脉;SB-板岩带;TB-太鲁阁带;YB-玉里带;CoR-海岸山脉
正如大家所知,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处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菲律宾板块在太平洋板块的驱动下,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和推挤,形成了台湾造山带,导致高耸的台湾中央山脉活跃,并在山脉两侧形成了复杂的逆冲断裂体系(见上图),其中图(a)为台湾造山带构造框架,图(b)为地质简图,图(c)为东西向剖面图。在剖面图里可以看到花莲地区正好处于CR-中央山脉、TB-太鲁阁带、YB-玉里带、CoR-海岸山脉等挤压最为严重的断裂带上。强烈的板块俯冲造就了高耸的山脉(见下图),同时不断积累和释放应变能量,因而产生强烈的地震活动。
台湾中央山脉示意图
花莲——地震之外我们看到的是美景
但也正是因为台湾复杂的地质情况,频繁的地壳运动和造山运动,形成了花莲地区独特的海岸线与崇峻山岭风貌,可以说是造物主的特别眷顾,同时也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缔造并不断演变的神奇之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花莲地区最为著名的几个景点吧。
太鲁阁 满山“玉石”的峡谷
太鲁阁,堪称台湾最具世界级的自然景观,是以高山和峡谷为主要地形特色。从“中横公路”太鲁阁到天祥的立雾溪河谷,两岸都是黑、灰、黄、褐、白等各色相间的大理石岩层,有“大理石峡谷”之称。造山运动的同时,丰厚的雨水汇集成一条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数百万年溪流淌过“中央山脉”,在容易被水侵蚀的大理石山谷中,穿切出“U”型的“立雾溪峡谷”。
小编有幸多年前造访过那里,头戴安全帽徒步走在人工开凿的峡谷公路,赞叹这峡谷奇观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
清水断崖 绝壁万丈的险峻
清水断崖是清水山临太平洋之处的断崖,位于台湾花莲县北部,是崇德、清水、和平等山临海悬崖所连成的大块大石崖,前后绵亘达21公里,地质以片麻岩和大理岩为主,成90度角直插入太平洋,高度均在800米以上。断崖形状如鞘,绝壁万丈,脚下白浪滔天,形式甚为险峻,为太平洋西岸大海崖区。
清水断崖气派雄伟,号称世界第二大断崖。筑在断崖中间的苏花公路,在这些隧道的阻隔下,断断续续地出现,崖壁下方则是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的太平洋。
在今年4月花莲发生7.3级地震之后,清水断崖景点也同样有岩壁塌方,大量落石的情况,并且因为余震不断,一度封闭道路通行。
七星潭 气象万千的黑色海湾
七星潭,又称月牙湾,位于台湾花莲县新城乡大汉村、花莲市北郊。七星潭虽被称为“潭”,实际上却是一个由大大小小的砾石所铺陈的弧形海湾。
风和日丽的时候这里是海天一色的宁静与安详,阴雨天却是波涛汹涌的浪潮与阴霾,不禁让人对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心怀敬畏。
面对地震可能带来的各种危害,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地震避险小课堂吧。
地震避险小课堂
当地震发生时,如何沉着冷静的应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里小编给大家献上六条震时避险的“锦囊妙计”。
好啦,今天的避险小课堂就到这里啦!让我们回到花莲,还记得七星潭随处可见的玛尼堆,玛尼堆是藏语“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有祈福的含义,这大概也是大家对花莲的美好祝愿。希望这一片的雄浑壮美安好,朴实勇敢的花莲人安好!
本文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参考文献、编者个人提供以及《震相大白——震时避险锦囊妙计》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http://www.kepu.net.cn/gb/earth/quake/document/dcm081.html
2、花莲:夹在高山与大海之间https://www.sohu.com/a/213427214_201816
3、高孟潭,台湾花莲7.3级地震的分析与反思[J].防灾博览.2024,(03):26-33
4、7.3级!台湾花莲地震破坏性大!较强余震或频繁!海啸对内陆影响不大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RJF4KJ0525PD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