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上海市金鼎学校大力发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校本化,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针对学生学情和年龄特点,把学习的内容、技能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此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熟练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2019年恰逢全校整体搬迁,为增加教学趣味性,为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地震成因、地震灾害、模拟地震发生后的避震逃生场景,学校开辟出一间150平方米的专用教室,投入大量资金重建地震减灾教育馆,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引入多套设备,比如:  
(1)地震模拟互动体验台,可实时控制震动装置,模拟地震过程中上下颠簸、左右移动、前后晃动等地震来临时地面晃动的场景,体验到地震时地动山摇、人站立不稳四处躲避的感觉。
(2)地震断层模拟演示仪(三种),断层是引起地震的罪魁祸首,学生通过拉动手柄或推或压,模拟构造地震形成的过程。
(3)地震波演示装置,可以观看纵波、横波和面波的动态传播过程,使学生直观了解“震源”、“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等有关概念。
(4)建筑结构抗震演示装置:学生可以自行搭建不同结构的建筑,点击按钮观察比较不同震级下所搭建筑的抗震性能。比一比,看一看,谁搭建的房子最结实。
(5)VR地震虚拟逃生训练系统:可模拟多种场景,体验者视角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震发生后房屋内的情景。体验者根据提示蹲下或躲避,从而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
为配合地震减灾教育馆的重建,学校专门成立了讲解小组和自救互救小队,目前小讲解员们已能通过教育馆内的设备为载体详细介绍地震相关知识,救护小组已经熟练掌握多种包扎、骨折固定和心肺复苏等救护技能。
2018年上海市抗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在金鼎学校落成,为有效提高家长和社区居民对地震知识的理解,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学校陆续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活动,对家长、社区居民开放地震减灾教育馆,在小小讲解员们的带领下体验互动设备并就地震成因、地震灾害和自救互救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校正积极发挥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成为面向全区学生和社区居民宣传地震减灾知识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