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上海市地震局成立。上海的防震减灾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初始之年扬帆启航,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与祖国的防震减灾事业紧密相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地震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市地震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为上海加快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城市抗震设防走在全国前列。1990年完成上海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基本烈度复核工作,绘制《上海地震烈度区划图》,1992年以此为依据确定上海中心城区的设防烈度为七度,超越国家同期标准,使上海在最近20多年高速发展时期兴建的大量工程和房屋的抗震能力得到了保证。完成陆家嘴金融区、浦东国际机场、东海大桥、上海轨道交通、洋山深水港等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尤其在浦东国际机场的建设选址工作中,建设单位采纳我局建议,将浦东国际机场向原场址南移2公里。
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从优化审批流程入手,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行政审批工作,2010年以来,对迪斯尼项目轨道交通配套工程等39个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审定,确定工程设计的抗震设防要求,提升了本市有重大价值或重大影响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转变政府职能,落实简政放权,完成我局各项行政权力事项基本情况梳理,取消部分行政审批事项。
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建设。加大对防震减灾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以专项经费方式重点支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等基层优秀防震减灾项目,累计认定市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37家,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5家。扎实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认定58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参与实施中小学校舍更新、加固改造工程规划项目,完成的建筑面积达38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