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5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尊敬的孙建平、赵镇岭、杨文悦、吴冈、周保春委员:
您提出的第0465号“关于完善灾害监控体系,确保城市安全底线——推进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突发震动灾害监控体系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您提案中建议的关于推进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突发震动灾害监控体系非常具有针对性。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与分管领导、相关职能处室和事业单位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并主动与委员、会办单位取得联系,制定《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
吴建春局长专程组织相关科技人员赴南京云创大数据中心和复旦大学光纤研究中心,就开展全市地震灾害监测与应急处置体系技术合作、共同提升上海市震动类灾害监控水平进行调研。我局提出的加快推进基于大规模传感器的地震监测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构想,得到了陈寅副市长及市相关委办局的支持。孙建平主任也在4月24日召开协调会,推进相关工作。
4月底,吴建春局长赴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大数据技术在城市应急管理与案例实践方面问题进行调研,并与南方科技大学陈晓非院士团队就大城市地震观测技术发展与现状问题进行座谈。随后,赴广东省地震局对广东省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创新平台系统进行调研。这对我们下一步做好城市突发震动灾害监控体系建设,守住城市公共安全运行底线奠定了扎实基础。
※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联合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企业,做好示范建设
上海市地震局组织专家队伍,在调研国内外振动传感器和大数据、云计算高科技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开展超大城市地震监测与应急体系现代化建设建议。该体系建成后,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本市的地震定位精度,实现地震动强度全景图实时生成,而且可以为全市终端用户提供实时震灾信息,让震情和灾情信息得到快速准确的传播和获取,将极大提高上海市地震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同时,该体系可以实现本市其他突发震动类灾害的监控,为灾害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城市地震监测与应急体系建设是现代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在地震监测领域的新实践,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技术上可以实现。通过在上海市进行示范建设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够进一步完善本市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大数据和云计算在防灾救灾领域的实践应用,提升地震监测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特大城市减灾救灾水平。
二、部门合作推进,争取在2017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公安局已专门函告我局给予支持。市发展改革委表示,将积极支持推进基于大数据平台新技术的城市突发震动灾害监控体系相关工作,继续会同相关单位,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推动上海市灾害监控体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市公安局表示,将积极配合处置突发震动监控体系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震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我局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体系平台建设的调研和立项等各项基础工作,加强与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公安局的沟通协调,切实推进基于大数据平台新技术的城市地震监测与应急体系现代化建设,为城市突发震动灾害监控体系提供技术支持,争取2017年完成上海市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同时加强与中国地震局的沟通,争取国家层面的技术支持。
上海市地震局
2017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