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尊敬的刘新宇代表:
您提出的第0156号“关于市地震局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力量的建议”代表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对本代表建议的办理概述※
您建议中关于各区地震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与相关职能处室和事业单位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制订了《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
相关职能处室和事业单位,就代表建议中提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深入调研。目前,我局正按照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要求,进行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和地震台站层面管理体制改革。在地震监测方面,不断推进地震台站管理改革和台站标准化,努力构建“有人看护、无人值守、远程维护、多维产出”的运维模式,促进台站业务工作和综合建设水平全面提高。本年度计划开展仪器状况排摸清查,有序推进老旧仪器和信息系统的升级更新。
在第三方参与台网运维方面,我局领导多次带队去高校及企业调研座谈,并与南方科技大学建立局校合作机制、与铁塔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台站观测数据,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在智慧城市建设及地震密集观测等多个领域紧密合作,向政府、社会和市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地震信息产品及服务。
以上工作对探索符合上海特色的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加强上海地震监测工作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对代表建议的答复※
一、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宝贵建议,答复如下:
(一)监测预报业务发展框架。当前我局正按照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台网布局,完善仪器装备维护流程,提升台站智能化水平。同时聚焦社会需求,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持续提升服务意识。
(二)地震监测点向区域综合管理转变。我局当前大力推进监测台站管理改革,强化台站数据分析处理、异常核实、社会服务等功能,强化地震台站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地震台站由单点管理向区域综合管理转变,切实落实“有人看护、无人值守、远程维护、多维产出”新模式要求。地下流体水氡观测当前在全市共有8个观测点,由崇明地震台统一进行日常观测管理,上海地震预测分析中心负责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开展异常核实和质量分析。
(三)第三方机构参与台网运维。我局当前正不断完善与同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泰德公司、铁塔公司等单位的合作,综合利用地震观测数据资料,建立观测数据交换共享机制,积极探索运维方式。
二、针对您在提案中反映的三点问题,我局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各水氡观测台站业务管理与指导。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仪器厂商、学科组专家进行指导。协助各区地震部门做好测报员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水氡监测质量,提升台站智能化水平,寻求高质量的自动化观测仪器,逐步减少对测报员的依赖。
(二)安排专人对水氡监测、强震监测台站设备进行巡检维护,规范台站故障应急处置流程,更新升级老旧监测仪器,促进台网运行效能的提升。
(三)加大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力度,在稳步推进执法证申请进程的同时,积极推进防震减灾执法队伍建设朝着“职能更加规范、体制更加完善、作用更加明显”的方向发展,一是结合“七五”普法有计划地开展法制培训,建立防震减灾法制教育长效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二是建章立制,推进构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制度建设,建立配套制度,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言行。三是加强与市司法局的沟通,开展市区联合执法和城市安全综合执法调研,推进开展防震减灾执法。
再次感谢您对本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借鉴吸收,也希望您继续关注这项工作,给我们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上海市地震局
2019年5月27日